海南免税购物新政带火免税经济,“海代”闻风而至,代购商场升温
“购物天堂”怎么对代购说不?
阅览提示
近来,在海南免税购物新政的带动下,免税经济掀起一股热潮。但与此一同,免税热潮也蔓延至代购圈,许多因疫情影响无法出国收购的日韩代购纷繁转战海南。怎么标准免税购物和从严冲击代购,成了言论重视的焦点。
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进步至10万元,不限次数,撤销单件产品8000元免税限额,离岛免税产种类类由38种增至45种……
伴跟着各界对海南打造新“购物天堂”的想象,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施行第一周,旅客购物6.5万人次,购物总额4.5亿元。资本商场中,免税板块也继续炽热,到7月10日,多只个股接连涨停封板。
但与此一同,海南的免税热潮也蔓延至代购圈。记者采访了解到,因为一些离岛免税产品定价低于日韩、新加坡等商场,加之疫情影响下出境不方便,海南代购生意显着升温。
新政下海南免税购物受热捧
“海南免税顶配iPhone比官网廉价近2500元,相当于8折!”在海南免税购物新政施行首日,这条冲上热搜的音讯,让不少人对海南免税购物“真香”有了直观的感触。
这还不是顾客在海南免税店能“捡到的最大廉价”。作为新政施行首周的销量和出售额的双料冠军,海南离岛免税运营的化妆品定价不只低于专柜,乃至比日韩、新加坡等传统的抢手商场均匀价格还要低10%~20%。
“免税产品首要是三个税的免收,首先是进口税,然后是消费税和增值税。”嘉实基金研究员朱子君对记者表明,这三个环节的税率优惠,使得免税品的价格具有十分显着的竞赛优势,“一般来看大概是有税品的5折到5.8折这个区间”。
除了极具竞赛优势的免税产品,近期海南免税购物的配套产品也遭到了商场的热捧。7月6日,海航集团推出的“海航随心飞,相聚自贸港”产品,定价2699元/人,并赠送2880元中免集团旗下海南免税店代金券。
有民航专家表明,海航的产品优惠力度虽不及此前其他航空公司的“随心飞”,但与离岛免税的方针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首要方针客户便是去海南“买买买”的游客。
奔着“买买买”前往海南的游客不在少数,来自湖南的项翰尚刚刚撤销了原定的出游方案,海南是他新的意图地。“其实上一年刚去过海南,其时也去免税店逛了逛,并没有发现太多值得买的。但现在产种类类多了、额度也更高了,最近机票、酒店价格也不贵,值得再去一次。”
免税热背面“海代”日渐升温
新政下海南免税购物遭到热捧,海南文旅商场有望迎来小顶峰。但是,升温更快的却是代购生意。游览职业的小楠对此感同身受,“疫情今后,许多搭档都闲在家里,不少人开端兼职代购。”
干导游5年,小楠上个月也开端向代购转型。“曾经免税额度比较低,个人只要3万元,只能买六七件产品,对代购来说必定不行。现在不只额度上来了,价格优势也比较显着。”
依据新的免税购物方针,7月1日起,海南免税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进步至10万元。一同,离岛免税产种类类也由38种增至45种,手机、平板电脑等颇受顾客欢迎的产品被归入免税规模。
有媒体报道称,现在许多因疫情影响无法出境收购的日韩代购已纷繁转战海南,不少海南代购活泼在多个电商渠道或交际渠道。小楠向记者泄漏,免税新政与免税店促销叠加,化妆品等抢手产品代购需求一下就起来了。“免税店里排长队的就那几家,当然也有游客,但一大半是帮人代购的。”
记者了解到,在代购圈子里,刚入行的代购往往处于拓宽客源阶段,代购数量并不大。但小楠兼职代购刚刚1个多月,现在现已需求找四五个人一同上免税店,才干满意客户的代购需求。
数据显现,2018年我国海淘商场到达9000万人,海外代购商场规模到达2601亿元。业界遍及估计,跟着国内免税商场的开展,部分代购需求将呈现回流。
免税的方针“经”不能让代购念歪
大幅放宽离岛免税购物方针,是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准则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方针的初衷在于,经过进步购物便当度,推进各类要素快捷高效活动,夯实海南实体经济开展的工业根底,“海代”的升温明显不在方案内。
“假如让代购买来赚差价,就让国家的方针变了味,简单损坏商场经济的正常开展次序。”商务部研究院商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明,离岛免税建立的意图首要是为了建造海南国际游览消费中心,免税相当于国家给顾客让利,有必要标准办理。
7月6日,海关总署发布从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方法》,清晰对“海代”说不。
依据该方法,以牟利为意图为别人购买免税品或将所购免税品在国内商场再次出售的,购买或许提取免税品时供给虚伪身份证件或游览证件、运用不符合规则身份证件或游览证件,或许供给虚伪离岛信息的,将由海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自海关作出处理决议之日起,3年内不得享用离岛免税购物方针,并可依照有关规则归入相关信誉记载。
“依照规则,购买免税品之后进行二次出售的,归于偷税漏税行为。但现在,对代购的冲击管理在确定和操作上还面对一些问题。”我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据向记者表明,免税品的二次买卖怎么确定,还需求进一步清晰。并且,代购买卖往往带有必定的隐蔽性,比如以点对点的暗里买卖方式进行,不太好发现,监管起来有难度。
据了解,在电子商务法出台今后,我国对代购的监管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现已堆集起必定的经历,但还需求不断完善技术手段。一同,也有观念以为,免税品代购的炽热显现出国内需求的旺盛,在标准免税购物和从严冲击代购的一同,还需求继续扩展对外开放,以更好地满意国内对免税产品的需求。
本报记者 北梦原